你是否想過,或曾經做過減重卻不得其門而入,或效果不好呢?可能是你沒用對方法,或有更好的選擇喔!隨著台灣第一版成人防治肥胖指引推出,我們為大家做個綜觀性的簡介。

肥胖由BMI定義,如何知道自己是否"肥胖"?

我們以前介紹過肥胖的三種定義:BMI、腰圍、體脂率

目前的肥胖防治指引,仍以BMI為公認的診斷標準,計算方式為:體重(公斤)÷身高(公尺)÷身高(公尺),24以上為過重,27以上為肥胖。

 

腰圍則作為代謝症候群的條件之一,測量位置:骨盆上緣和肋骨下緣的中點,如有腰圍過寬,但BMI維持正常,稱為「腹部肥胖」:腹部脂肪累積過多,比起皮下脂肪累積,更容易有內科併發症,應視同「過重」的狀態來處理。

 

體脂率代表脂肪占身體多少比重,概念上更接近肥胖的原始定義,但不同性別年齡的肥胖標準不一,分界的切點也缺乏共識,目前作為分析身體組成的參考使用。

因此如何選擇減重方式,目前仍由BMI來界定: 

  • 生活型態改變

 

過重(BMI 24以上)或腰圍過寬,都建議要做積極的生活型態改變,包含規律作息、飲食方法、運動習慣。

 

  • 減重藥物

BMI 27以上有共病症(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或BMI 30以上,就符合使用減重藥物的標準,目前核准的減重藥物有2種,皆為自費,糖尿病也有可輔助減重的血糖藥,將於下篇一併介紹。

 

  • 胃內水球

國外建議BMI 30以上,可考慮胃鏡放置水球;BMI 40以上,於減重手術前使用,原理是縮小胃部空間以減少食量,治療後可取出,不改變腸胃結構。

 

  • 減重手術

目前有四個標準:

1. BMI 27-30,有肥胖相關疾病,內科治療無效

2. BMI 27.5以上,有糖尿病且控制不佳

3. BMI 35以上,有肥胖相關疾病

4. BMI 4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