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底拍出優質作品的必要條件

 

(一) 潛水技術

這些年來,常見一部分剛完成考取潛水課程牌照的新進潛水員,會急不及待便拿上潛水相機潛水拍照去。其實在潛水運動中,「中性浮力」是很重要的技術,需要時間累積下潛經驗及多做基礎練習。如在水中能沒有優良的「中性懸浮力」,會十分影響拍攝。要練習好潛水技術,做好「中性浮力」讓自己在水底更穩定。避免踢濁海床的沙土、無意踐踢到任何珊瑚、海洋生物,否則一段長時間內海水都不會清徹,更會對珊瑚、海洋生物造成傷害。

嚴重更甚者,由於潛水經驗不足,也太專注在水底四處拍照,而忽略檢查自已的氣源、潛水深度、水底安全停留時間或疏忽與潛水同伴作水底溝通,及偏離潛水導航路線等等。以上這些舉例也是會影響及增加潛水時的個人安危。

建議剛完成考牌的朋友,先多參與潛水觀光活動,與有經驗的潛水員一起進行潛水,多觀察水底攝影的一舉一動,學習生態攝影的禮儀、水底生態的各種共生相連關係,及陸上四季生態週期相連影響。

(二) 拍攝方式

日常我在水底拍攝時,一般會分別用「紀錄式照片」及「構圖式照片」作拍攝分類,當中微距主題及廣角主題,是水底攝影的兩大主流。

當在水底遇上心儀的拍攝題材時,若然遇上多位潛水員同時拍攝,可以每人先拍數張,以輪流方式進行。在這個情況,我個人多會以「紀錄式照片」手法作拍攝紀錄。

反之,若然當時沒有多人等候,拍攝者可放更多時間以「構圖式照片」作拍攝,利用不同的背景、自然光線運用、閃光燈的引入角度、快門、光圈、影深等等,作不同的設定及嘗試,以求達到不同的視覺効果。

水底攝影題材及海洋生物往往會來得突然,及靜悄悄地出現在潛水員身邊,無時無刻的觀察、良好的水底導航、對潮汐變化的認識也是水底拍攝者不可忽略的攝影基本功。

(三) 潛攝季節

每年在香港的冬季及春季2至5月份,水温屬全年最低介乎攝氏14至21度,也為全年水質較佳及穩定的月份,我會在這段期間拍攝水底廣角主題為主,潛水地點也會較為偏遠;夏季6至9月份,為本港風季雨季,水質較為反覆,這段期間我會拍攝水底微距主題為主。

(四) 潛攝地點

在香港水域的東面,最為適合潛水,潛點有數十個之多,天然條件不錯,當中難度、深度各有不同,我在此介紹了一些較為簡單的地點給大家。

較近的有西貢橋咀、海下灣,遠一點的有果洲、尖洲、東坪洲等。就以果洲來說,便有不同的潛點圍繞著多個小島,水底遍佈多種色彩繽紛軟珊瑚,但由於水流偏急及水底較深,所以果洲一帶適合有經驗的潛水員作水底潛攝。

而橋咀島、海下灣、東坪洲屬於淺水區域,適合作訓練或剛考取潛水資格的潛水員作觀光及水底潛攝。而且,每次出海下潛攝就更要視乎當日天氣、海面狀況決定前往與否。

當然,遇著一個風平浪靜的好天氣,到哪裡潛水都會是一件賞心樂事。

(五) 攝影器材

水底攝影近十多年越來越普及,現時三四千元至萬元的數碼相機配合防水殼,已經可以潛至四十米深,足以在香港大部份潛點進行拍攝。不少取得潛水資格的人,都會因為水底攝影的門檻降低而持續進行潛水攝影活動,令活動更加普及化。

小型數碼相機加防水殼︰最大特色在於攜帶、使用、操作上都相對簡單,一部小型相機集相片、短片、變焦、微距於一身,所花費的亦只是數千元,對於初接觸水底攝影的用家是最好的選擇,如果用家操作得宜,只要多加以練習,拍出來的相片,也可有高質素佳作。

數碼單鏡反光相機︰單反在水底攝影中有著較佳的優勢,尤其是對焦能力、影像質素方面都較為可取。而近年興起的 EVIL 相機亦是不錯的選擇,全因體積較小,其 housing (潛水外殼) 亦較輕巧,減少拍攝時的負擔。不過水底是一個很極端的拍攝環境,跟在地上拍攝大有不同,至少在水中不能換鏡頭。

近兩三年炙手可熱的小玩意,非 action cam 莫屬。專業攝影師會以它作為額外的記錄,初接觸的玩家亦用它拍下不少有趣的影片,可謂老少咸宜。Action Cam 在水底攝影中的最大特色,莫過於它的超廣角鏡頭和細小的體積

(六) 燈光運用

首先 Target Light (對焦輔助燈) 很重要,在深水區或夜潛時,水底環境黑暗,會令對焦系統遲緩甚至迷焦,嚴重影響拍攝進度,利用 target light 便可解決這個問題。另外會以紅燈為主,因為海洋生物對紅光的反應較小,用白光的話會騷擾及嚇走牠們,這樣就不太好。

不論單反或小型數碼相機,閃光燈都可以額外加置「飛燈」(離機閃燈) 方式設置,除了閃燈力度充足、覆蓋範圍更廣外,還有一個實在理由:海水中懸浮粒子會反射光線,如果以正光閃燈拍攝,會令相片充滿白色的點。如果以側光閃燈,情況可大大改善,相片更加美觀。

總結︰

要拍攝到好的相片,還要了解天氣、水流對海水能見度的影響、季節性的物種等等,這些都是需要長時間累積的經驗。

對於有興趣嘗試水底拍攝的朋友,先要緊記學習水底攝影的禮儀。不騷擾任何海洋生物為主,攝影時大家需多加禮讓及等待,而在攝影器材方面,帶一部簡單易用的相機和潛水殼,又或者一部 action cam 已經足夠。當對潛水技術和水底攝影有更深認識及經驗後,再添置適合的器材就更加事半功倍了。

原文來源: photoblo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