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常常聽到鄉里盛傳「感冒時蓋厚被子或運動出出汗隔天就好了」這樣的謠言,明明知道這樣的觀念是錯誤卻一直都沒有去反駁,也不知道該怎麼去反駁。後來接觸運動醫學,瞭解感冒對運動選手的影響之大真的超乎我們想像,不僅影響運動表現,甚至嚴重影響健康,所以藉機會跟大家分享正確的觀念,希望大家感冒時從事運動要稍加留意。

圖片來源。

出國照顧選手   四成就診因為感冒

Dr.6長期照顧運動選手,也多次出國擔任大型賽會的隊醫,但真正處理最多的問題其實並不是運動傷害,而是運動員的感冒問題。很多選手在比賽前因為訓練量增加、免疫力下降、壓力過大等種種原因而感冒、甚至發燒的也屢見不鮮。根據Dr.6去年跟中華隊到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參加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時統計,來就診的運動選手有接近四成是因為程度不一的感冒。選手與教練往往不夠重視感冒這件事情,常常等閒視之,事實上感冒對選手的影響之大真的超乎想像。

感冒使運動表現下降  跑者無法完賽機率提高兩倍

2016年一項針對長跑運動員的研究指出,19%的選手可能在賽前一到兩週感冒,有7.5%的選手會產生全身性症狀,也就是俗稱的重感冒(發燒、喉嚨痛、流鼻水、全身肌肉痠痛、關節痛等症狀)。這些重感冒的選手比起其他選手,有兩倍的機會無法完成比賽。相關研究也透過實驗證實,感冒的狀況下會讓運動員的表現變差,包括:

  • 肌力下降(5-15%)
  • 肌耐力下降(13-18%)
  • 肌肉組織獲得能量能力降低
  • 神經肌肉控制能力下降
  • 運動耐力下降(25%)

圖片來源。

重感冒時劇烈運動  可能導致嚴重健康代價

談到坊間關於感冒時劇烈運動出汗加速恢復的謠言,Dr.6每次都只能搖頭興嘆。在重感冒的時候劇烈運動,不但不會讓你身體恢複變快,更可能會造成許多危害健康的影響。

溫度調節功能異常

感冒的時候身體的溫度調節功能會產生變化,這也是為什麼身體可能會發燒的原因,雖然發燒可能抑制細菌病毒的生長,但在體溫失調的情況下,也可能會增加中暑或其他熱傷害的發生率。

呼吸道粘膜異常

在感冒的時候運動,可能會增加支氣管和細支氣管粘膜的敏感性,也就是說運動員會對空氣中的懸浮微粒、過敏原、有害物質更敏感,除了可能導致氣喘發作,沒有氣喘的人也可能產生類似氣喘的症狀。感冒時運動不但不會加速身體恢復,還可能導致感冒拖得更久。

胃腸道功能異常

腸胃型感冒常常伴隨有腹瀉情形,會導致身體脫水、電解質不平衡的問題,嚴重時會導致續發的腎功能異常及心律不整。

神經肌肉異常

感冒的時候,肌肉受到病毒影響,獲得養份和能量的能力都會下降,這時候進行劇烈運動,更容易導致橫紋肌溶解。由於肌力、肌耐力、肌肉控制能力都會受到影響,感冒是更容易產生各種運動傷害。

腎臟功能異常

感冒時容易使身體脫水及產生電解質異常,如果同時有橫紋肌溶解的產生,可能會導致急性腎臟損傷,甚至腎衰竭。

心血管功能異常

因感冒電解質異常嚴重的時後,可能導致心律不整的情形,感冒病毒也可能造成病毒性心肌炎或心內膜炎,這些狀況都可能導致運動員運動能力下降,嚴重時甚至會威脅到生命。

脾臟腫大

感冒時脾臟可能會腫大,進行接觸性運動如足球、籃球,或是運動發生意外撞擊的時候有更高的可能導致脾臟破裂。

圖片來源。

輕度感冒時可以適當維持身體活動度  但要注意身體警訊

基於以上理由,Dr.6並不建議在感冒,尤其是有全身性症狀的狀況下進行高強度運動或是訓練,如果症狀緩解,要進行訓練時應該注意選手的症狀及表現,循序漸進增加強度,在選手有不適情形時就要積極介入調整。雖然怎麼調整訓練目前並沒有標準可以依循,但是教育選手客觀表達自己的症狀,教練及防護員適時依照選手狀況改變課表應該是最理想的狀態。

當然Dr.6的意思並不是說感冒的時候就要停止一切運動及訓練,對於一般民眾或是運動愛好者來說,在輕度感冒時進行中等強度的運動大部分是安全的,但是應該依照身體狀況,適度降低訓練量及訓練強度,如果有頭暈、心悸、胸悶、或是身體不適的時候就應該立即停止,並尋求專業的運動醫學專家協助。至於合併發燒、全身痠痛或嚴重呼吸道症狀的重感冒階段,還是建議大家乖乖在家休息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