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在講主題前,請同意以下關於潛水環保及禮儀條件,道不同不相為謀,既然不接受就請您不要繼續看了。

一、嚴格遵守對當地環境保護和愛護。請記得將自己帶去潛點的垃圾雜物帶走或棄置在指定的地方,勿亂拋棄。請記住,噪音和光也是污染的一種。

二、安潛、安潛和安潛

三、對水下生物的影響-尤其是擺拍。見過有潛水員為了拍一張好的照片,將生物從三十多米帶到十多米作長時間拍攝。

 

四、潛水是要享受潛水樂趣。曾經同潛有個新手,忘帶手機防水殼呼天搶地的;也有因為相機殼進水後,整個船宿悶悶不樂的。

緊記潛水要享受潛水,不是要用照片來炫耀的。最好的鏡頭就是您的眼睛,最好的相機就是您腦袋;不在乎天長地久,只要曾經擁有就足夠。

五、潛水拍攝禮儀。跟在陸地上買東西用服務一樣,拍照請一個個排隊。帶自拍桿的童孩們請儘量不要影響其他人拍攝。

六、需要作長時間拍攝時要先跟 DM 或潛伴示意,也不要經常自顧拍攝而忽略自己的潛伴。

都同意了嗎?那我們開始吧!

水攝(或潛水攝影)絕對不是遙不可及的事,只要先瞭解基本知識,然後是練習、練習再練習,有天您也將會成為大師的。

我還是非常非常的敬佩服我潛水師傅─蔣喚鵬老師菲林機的年代,儘管當時的裝備、燈光和各種條件所限,他還能拍出很多非常好的作品出來。

對比今天的拍攝設備及儲存容量,基本上是無限任拍的了~但並不代表您會拍到滿意的作品。

 

誰說用手機不能拍出好照片及視頻?

iPhone 憑著出色的影像處理技術,加上燈光系統,簡單拍出亮麗動人畫面,非常適合初學者。

品牌手機防水殼/防水袋的分別

市場上有很多沒有品牌的幾十元防水袋,或百多兩百元的所謂潛水殼,下雨游泳防漏幾次或者可以,潛水的話您相信它們的質量嗎?

 

鋼化膜/屏貼膜

iPhone 採用的是電容式觸摸屏,它是通過人體的感應電流來進行工作的。

當我們用手指觸摸在感應屏上的時候,人體的電場讓手指和和觸摸屏表面形成一個耦合電容,對於高頻電流來說,電容是直接導體,於是手指從接觸點吸走一個很小的電流。

這個電流分從觸摸屏的四角上的電極中流出,並且流經這四個電極的電流與手指到四角的距離成正比,控制器通過對這四個電流比例的精確計算,得出觸摸點的位置。

所以使用iPix潛水殼前請先拆去保護套/殼/金屬外框,保護貼的厚度不能超過 0.2 毫米 (0.2mm) ;這點非常重要,不同質量的貼膜在水下深度會有不同的影響,不建議貼膜。

紅鏡/紫紅鏡用途

一般在水深 6-20 米,可使用紅色 (偏藍水) 或紫紅色濾鏡(偏綠水),目的主要是還原被水吸收的顏色。

如果水深超過 20 米,或者在清晨/黃昏 (由於陽光照射水面的角度,致使部分陽光被反射回去) ,隨著越來越多的光波被水吸收,光線會變得非常的暗,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建議使用水下攝影燈進行補光。

市場濾鏡價格分別很大,很多製造商連潛水都不會,怎麼會懂什麼紅色才對呢?水下濾鏡除調色外還要經過特別處理,不是山寨能做出來,能拍到好相片及視頻是無價的。

買幾十元濾鏡後,到頭來又要買一個貴的,何苦呢?

光源

無論是陸上還是水下攝影,光源是最重要。沒有光源,有多好的技術,多好的器材也沒有用。

在水下,光線顏色會因為水深、水的質量而慢慢逐漸消失,需配上合適的濾鏡和合適的人工光源 (水下攝影燈/閃光燈) 。

但由於 iPhone 是不支持閃光燈同步,所以不可以使用外置閃光燈。

水下專用光源/陸上軍用手電分別

現在市場很多手電廠都參與生產潛水手電,但生產程序不像普通 “陸上軍用”手電那樣簡單;從開關、 防水、芯片、反光杯、LED 排列、電源、流明值實測、安全係數、充電系統設計等等…….都跟陸上的不盡相同。

很多手電廠家生產所謂潛水手電的導電部份,看到螺牙及電器接點表面的設計竟然跟普通陸上防水手電一樣;需知道防水跟潛水, 完全是兩碼子的事;而這些廠家只是直接參照普通防水手電設計,改一下開關便推出市場說什麼 100 米潛水專業手電。

這些廠家知道大部份潛水新手每年只出潛一兩次,成本低用料差的話定價就可以再低一點,這次旅程完結之後,下次出潛時已經不能用或進水 (有部份甚至用兩三次便進水) ;加上售後保修服務差,這樣就會做成大量浪費及廢物。

GoPro Hero 系列好處/壞處

要數近年賣得最火的運動相機或潛水同學們第一選擇基本上就是 GoPro Hero 系列。

因為機身細小操控容易,對剛考完 OW 或 AOW 的潛友來說是當時比較好的選擇。

但很多潛友們慢慢發現怎麼拍也拍不到好的視頻或照片,後來就直接轉 DC 卡片機了。

其實 GoPro Hero 系列是一台拍視頻 (照片除外) 非常優秀的機器,拍攝角度廣但意味需要非常高流明的水下拍攝燈 (兩支非虛標 3800 流明以上) ,另加上燈臂手柄底座避免影片上下晃動,這樣組裝後的體積和投資確實嚇怕了不少初學者。

微距

使用微距鏡拍攝小東西是水攝最基本開始 (也是沒有回頭的開始) ,因為小東西像海蛞蝓通常走動比較慢,可以給初學者很長時間拍攝。秘訣是先穩定好自己,鏡頭要儘量移近拍攝主體 (但千萬別觸碰到) ,將光源調教在適當位置,善用手機拍攝軟件的對焦鎖 (AF LOCK) 。在陸上經常找一些小主體作拍攝練習,很快便會上手。

廣角

使用廣角鏡拍攝對光源要求比較高,在淺水處自然光源及水的質量比較好的情況下加上紅鏡就可以拍一張不錯的照片;

在深水處自然光源不足的情況下便需要加上紅鏡及使用高流明的水下拍攝燈。

因為對焦比較慢,用手機或卡片機想拍魚兒比較困難,可以悄悄地慢慢靠近魚兒或找一片珊瑚沙地上穩定好自己,然後耐心等魚兒自己游過來進行拍攝。

建議下水後才裝上紅鏡/鏡頭. 當然也可以在下水前擰上, 當準備開始拍攝時再擰開再擰緊就可以,因為紅鏡跟殼中間有空氣, 在一定的深度水壓會從紅鏡螺紋進水, 這樣會型成水痕。

所有 iPix 原裝鏡頭附有一個小包包,可以掛在相機架上保護鏡頭,廣角專用紅鏡可放在 BCD 或腿袋內,需要拍攝的時候才裝上。

視頻拍攝重點

拍攝視頻最基本一定要將個人中性浮力做好,穩定的進行拍攝。

還有不要一直不停的拍攝,我曾經在做後期時看自己拍攝的視頻而差點吐出來。

每段視頻最佳時間為 10-20 秒左右,當然除了特殊的情況;但為了方便將來剪接,分段拍攝是必要的。重點也是多練習、練習和練習。

i-D i-Pix 潛水殼

 

 

乾燥劑使用

由於手機在使用相機模式時會產生熱量,殼內跟外面海水有溫差會起霧。

使用乾燥劑會保持殼內乾燥,標配密封袋內有三小包進口乾燥劑,每小包可使用 3-5 潛 (視乎濕度而定) 。

所以乾燥劑的用途是非常大的,沒有的話一定會影響正常拍攝。

乾燥劑可放在鏡頭下的位置,只要不影響關上就可以。

防霧片建議 2-3 片一起使用,效果更佳。

關於潛水殼會否進水這問題

除使用不合規格山寨廠房製造的產品外,潛水殼進水九成以上都是人為。

所有 i-D 的產品出廠前都會進行水壓測試,沒有問題才出廠的。

就算單反一個幾萬元的殼廠方也不會提供什麼保障,所以下水前的檢測最為重要。

潛水殼密封圈在每次旅程結束或有需要時要清洗乾淨,需要加上適量的硅油用來潤滑密封圈。

另外定期更換密封圈是必須的,只要做好日常保養,潛水殼耐用度會大大提高